2021年4月20日,受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党委书记宋晓江律师的诚挚邀请,全国企业合规委员会专家、中国贸促会商事法律服务中心副主任张顺老师,全国企业合规委员会副主席王志乐教授,中国海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原总法律顾问兼法务合约部部长王军民老师,中国行为法学会培训中心客座教授周法治莅临京师,就“企业合规与刑事合规”开展专题座谈会。京师律师事务所党委书记宋晓江,京师刑委会理事王希彬,京师刑委会委员刘继霞以及陈维律师热情接待并参与座谈。
会议现场
参观
京师党委书记宋晓江陪同各位专家参观了京师总部,介绍了京师的发展历程,尤其是京师党建对律所业务的引领作用。之后,与会代表在京师党建活动室进行专题座谈。
全国企业合规委员会专家
中国贸促会商事法律服务中心副主任张顺老师
张顺主任首先介绍了中国贸促会及其商事法律服务中心的情况。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是由中国经济贸易界有代表性的人士、企业和团体组成的全国性对外经贸组织,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60多年来,中国贸促会积极开展促进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及各种形式的中外经济技术合作等活动,推动中国同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贸往来,成为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以及中外工商界之间相互合作与交往的桥梁。
商事法律服务是贸促会的重要业务之一,与国际联络、展览并称为贸促工作的“三驾马车”。为顺应我国对外经贸工作的需要,贸促会于上个世纪50年代设立了法律事务部,2014年改称商事法律服务中心,逐步建立并发展了商事调解、法律顾问、海损理算等一系列商事法律业务。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贸促会商事法律服务中心充分发挥桥梁与平台作用,为中外企业提供全方位商事法律服务,为服务中国改革开放做出了辉煌成绩。
张顺主任还介绍了我国目前企业合规的现状,指出我国企业在合规意识方面还多停留于合法的层面,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合规。其实,合法不一定合规,合规应为最高层次的商业道德规范。
张顺主任结合自己在贸促会的工作经历,并引用实际案例,分析指出“一带一路”政策不仅要有投资,还要有信用,不合规的产品、工程影响的不仅仅是企业自身,更影响中国的整体信用。因此,中华民族的复兴,光靠“合法”已经不能完全承载。
全国企业合规委员会副主席王志乐教授
王志乐教授首先介绍了我国企业合规体系的发展历程,特别指出近年来我国政府在不断加强合规管理相关工作,对企业合规体系建设提出明确要求。2017年5月23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规范企业海外经营行为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强企业海外经营行为合规制度建设,逐步形成权责明确、放管结合、规范有序、风险控制有力的监管体制机制,更好地服务于对外开放大局。2018年7月,《合规管理体系指南》的国家标准(GB/T35770-2017)正式实施。2018年8月,主席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强调,企业要规范投资经营行为,合法合规经营,注意保护环境,履行社会责任,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形象大使。国资委、发改委等部门2018年先后出台了《中央企业合规管理指引(试行)》和《企业境外经营合规管理指引》。2019年7月,商务部《对外投资备案(核准)报告实施规程》正式实施,其中特别新增了投资主体需报送境外企业合规建设情况的规定。
王志乐教授又介绍了全国企业合规委员会的情况。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全国企业合规委员会(以下简称“合规委员会”)是为落实中央加强企业合规建设的要求,加快提升我国企业合规水平和能力,于2018年5月应运成立。合规委员会以国家企业合规政策为指导,联合国内外关注和支持企业合规的组织及个人,借鉴国际合规先进经验,以促进企业合规经营、优化营商环境、弘扬合规文化、推进企业合规职业化建设为己任,着眼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为企业合规经营提供全方位服务。现在合规委员会已成为沟通连接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通过论坛、研讨、讲座等各种方式,切实有效地推动企业合规工作。
王志乐教授还分析了企业合规的发展趋势。他指出我们正在经历从国内合规到全球合规,从单项合规到全面合规,从制度的合规走向体系的合规,从企业自身合规到合规联合行动。未来的合规将是全社会的合规,涵盖刑事合规、行政合规、行业合规和企业诚信(自身)合规,需要条、块联合推进,才能解除企业各方面的顾虑,实现良好的效果。目前,深圳作为重要的试点地区,已经在尝试推进政府、事业单位、甚至社区方面的合规工作。
王志乐教授在谈到企业合规与律师业务结合时,指出传统的企业合规更多侧重企业管理方面,而律师在各专项上是有优势的,应更多发挥这方面的优势,形成良性互补,这样更有益于企业合规工作的推进。
中国海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原总法律顾问
兼法务合约部部长王军民老师
王军民教授首先介绍了促成此次企业合规专题座谈会的情况,并指出这是企业管理合规与企业刑事合规的一次很好的碰撞,也是理论与实务的良好交流。企业刑事合规将会是对传统企业合规理论及实务的重要补充,将使企业合规体系更为完善。
王军民教授谈到全球化发展到今天,市场已经不单纯是市场,是与政治因素、外交环境、国家实力、不同法系等联系在一起的。美国在特朗普执政时期的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推动下,为我国企业“走出去”设置了重重障碍,再加上新冠疫情肆虐全球,部分国家政权更迭频繁、战乱不断,国际基建市场的汇率波动巨大,我们企业的海外经营面临的不确定性很大。因此,目前我国企业“走出去”是困难重重、荆棘丛生、遍布风险之路,这需要参与建设的中国企业以科学稳健的步伐,扎扎实实地践行,需要中国的外交政策为我们“走出去”的相关战略保驾护航。
中国行为法学会培训中心客座教授周法治
周法治教授在畅谈企业合规建设中,特别强调企业合规建设应当重视几个方面的影响:国际政治的全球及地域格局;项目所在国的综合环境;项目预评估的失误、漏项或形势变化;国际合规管理体系的影响与压力;贷款方式及政府批准、项目承包技术规范及项目公司组建;持续的融资能力、国际金融秩序;从“维护经援成果”的教训到重视“后项目阶段”的运营;中国企业的综合实力。
京师党委书记宋晓江
京师党委书记宋晓江律师介绍了京师律师近年来为企业家做过的刑事辩护经典案例,特别是扫黑除恶的大要案,进而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的生存现状及其深层次的社会背景,并指出民营企业家要特别注重预防刑事风险,注重树立企业的合规意识,做好风险防范。当下企业家刑事案件高发,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因此推进企业刑事合规恰逢其时。
宋晓江书记还介绍了由北师大企业家犯罪预防研究中心与京师联合设立的北师大企业家刑事风险防控研究中心近几年的研究成果。该中心依托北师大法学院与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雄厚的学术力量, 尤其是刑事学科在全国的领先水平及广泛影响力,聚合校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着力在法学家、经济学家、企业家与司法机构、律师、媒体和公众之间搭建桥梁,共同关注企业家犯罪问题和中国企业的健康发展,积极推动足以导致终局性败局的刑事风险防控实践,助力企业家稳健前行和市场经济法治建设的不断进步。
在京师设立的北师大企业家刑事风险防控北京中心,依托京师和北师大刑事法学圈“两大”平台开展学术活动:一是依据专业的数据统计和典型案例剖析,发布权威的《中国企业家犯罪年度报告》全面揭示企业家犯罪的状况,为从社会层面减少企业家犯罪现象和从企业家层面有效防控刑事风险,提供可靠的事实依据与路径指引。二是召开“企业家刑事风险防控与经济发展高端论坛”年度会议,聚集多领域权威专家,共商企业家刑事风险防控与促进经济发展大计。宋晓江书记作为其北京中心的主任,通过与北师大刑法、刑诉方面的各位专家学者的学习交流,形成了自己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经验和心得。
京师刑委会理事王希彬
京师刑委会委员刘继霞
京师陈维律师
王希彬律师、刘继霞律师、陈维律师在发言中谈到了目前由最高检牵头的企业刑事合规方面的全国试点情况、趋势、及其深层次的背景,并谈到推进企业刑事合规对于企业生存具有较为紧迫的现实意义。指出“合规”即通过法规之遵守,主动预防违规风险(即遭受民事制裁、行政处罚及信誉受损的风险)。刑事合规,作为传统企业合规的升级形态,是与刑事责任风险相关联的合规,也即是将企业经营活动是否合规及其合规的努力程度,与企业刑事责任的有无及轻重相联系的刑事风险内控机制。
与会的各位专家一致认为本次企业合规专题座谈会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为传统企业合规与企业刑事合规的结合开了一个好头,未来全国合规委员会、中国贸促会将与京师加强学习交流,寻找合适的结合点进行深入合作,为企业合规工作的推进而努力,为京师专业化建设、品牌力塑造注入强劲动力,切实推动京师朝着业界顶尖的长远目标不断迈进。
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