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756-8812662
中国保证合同纠纷案件法律大数据分析与风险防控报告 更新日期: 2021-09-02 浏览:646


目 录

一、前言

二、中国保证合同纠纷案件检索分析

三、中国保证合同纠纷案件可视化数据分析

四、重点案例裁判观点采撷

五、基于保证人的法律风险防控建议

六、基于债权人的法律风险防控建议

七、基于立法部门对保证合同当事人权利救济的相关建议

八、附录

九、结语

前 言

《民法典》将保证合同列为典型合同之一,保证合同将保证人的责任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在一般保证中,债务人与保证人对于债务的履行有先后顺序,债务人无法清偿的情况下才由保证人就保证责任承担债务,而连带保证中,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和保证人同时承担债务。在熟人社会性质的影响下,我国社会生活中常常会有亲友之间以口头的形式发生的承诺,以及以此发生的一些保证,多是民间借贷。但是,不同于金融借贷,民间借贷大多没有对保证责任作出明确的约定,纠纷也由此引发。在法律上来看,这种情况称之为“约定不明”,为了避免约定不明带来大量纠纷导致社会秩序混乱,民法典进一步确认了保证合同的效力,以规范借贷活动。因而,在民法典的背景下,对保证合同的适用非常重要,无论是对债权人、债务人还是保证人,明确区分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都是避免纠纷的一大要点。

京师律师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以及Alpha数据库所公开的2021年1月-7月在全国范围内涉及保证合同纠纷案件6679份裁判文书进行分类、整理、对比分析。总结出样本的诉讼基本状况及其原因,并详细分析诉讼背后的裁判思路以及应诉策略。最后站在法律从业者的角度,准确把握合同性质,列明债权人、债务人以及保证人的权利义务的实现可能遭遇的风险并提出相对应的防控建议,最终形成本报告,为规避和解决该类纠纷提供借鉴和参考,平衡三者之间的关系。

本报告以2021年8月24日24时为时间节点在中国裁判文书网、Alpha法律数据库以及北大法宝-司法案例数据库获得的上网裁判文书为统计数据来源,由于裁判文书的实时更新、上传滞后性等因素影响,致使各地法院实际审结案件数量与其上传公布案件数量不一致,故本报告对于数据分析的结果可能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异。

中国保证合同纠纷案件检索分析

(一)检索条件

1.数据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Alpha法律数据库、北大法宝-司法案例数据库

2.地域范围:中国内地

3.案件类型:民事-保证合同纠纷

4.文书类型:判决书、调解书、裁定书及其他文书

5.时间区间:2021年1月 - 7月

6.关键词:保证合同纠纷、2021年

(二)检索结果

根据上述条件进行检索,从上述数据库中一共检索到裁判文书6679份。其中:一审裁判文书4301份,二审裁判文书450份,再审判决书745份,执行案件704件,破产清算案件3件,其他案件114件。以上数据于 2021年8月24日从上述数据库获取。

中国保证合同纠纷案件可视化数据分析

(一)案件审结年度变化趋势

通过分析数据得知,本报告样本的案件审结情况为:2012年有4164件,2013年有8434件,2014年有26621件,2015年有36213件,2016年有43140件,2017年有52701件,2018年有49711件,2019年有48820件,2020年有34371件,2021年1月到7月有6679件。

总体上看,在全国范围内,保证合同纠纷案件类案件数量逐年上升。自2013年起,案件数量增长速率大大提高。自2018年起,案件数量有所回落,但总体上看,相较于其他案由纠纷,中国保证合同纠纷案件类案件数量均呈高发性,且案件数量增长速率稳步上升,保证合同纠纷背后蕴含的风险是不容忽视。

(二)2021年案件审结变化趋势

通过分析数据得知,本报告样本的案件在2021年1月-7月的审结情况为:1月份有773件;二月份有847件;三月份有1557件;四月份有1895件;五月份有715件;六月份至今有704件;七月份有150件。

总体上看,在全国范围内,相较之其他纠纷案件,保证合同纠纷类案件数量较多,且每月的案件数量分布并不均匀。案件数量在四月达到顶峰,在五月份开始出现大幅下滑,可见该类案件存在不确定因素,案件的突发性较强。

(三)案件地域分布情况

(注:此处显示该条件下案例数量排名前五的省份)

从地域分布来看,当前保证合同纠纷案例主要集中在北京市、江苏省、山东省,分别占比11.95%、9.21%、8.31%。其中北京市的案件量最多,达到798件。

(四)行业分布情况分析

通过分析数据得知,本报告样本中涉及保证合同纠纷的行业分布情况为:全国范围内,在2021年1月-7月所出现的保证合同纠纷案件中,当事人涉及到金融业的案件有1371件,占总比的51.12%,为保证合同纠纷案件最集中的行业。另外,涉及批发和零售业有318件,涉及制造业有301件,涉及房地产业有223件,涉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有180件,其他行业案件有289件。其余行业包括农林牧渔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卫生和社会行业、教育业。

总体上来看,保证合同纠纷所牵涉到的行业较多,整体行业分布并不均匀。从上面的行业分类情况可以看到,保证合同纠纷当前的行业分布最主要集中在金融业。

(五)标的额分析

通过对标的额的可视化分析可以看到,标的额为50万元以下的案件有2118件,数量最多,占比74.39%。50万元至100万元的案件有180件,100万元至500万元的案件有312件,500万元至1千万元的案件有81件,1千万元至2千万元的案件有62件,2千万元至5千万元的案件有59件,5千万元至1亿元的案件有17件,1亿元以上的案件有18件。

总体上来看,保证合同纠纷案件的诉讼标的额相对较高,各区间内的标的额分布并不均匀,主要集中于50万元以下的标的额案件。相较于其他类型案件而言,保证合同类型案件存在较多高标的额案件。

(六)审理法院分析

在2021年上半年度,在全国范围内,保证合同纠纷案件较多的法院为浙江省及下辖法院,审理案件数量达624件,占比全国的案件总量16.09%。其次,江苏省及下辖法院审理案件数量达515件,占比全国的案件总量13.28%。案件位居第三的是山东省及下辖法院审理387件,占比全国的案件总量9.98%。

(七)审理程序分析

通过分析数据得知,本报告样本中:一审案件有4301件,二审案件有745件,再审案件有812件,执行案件有704件。并能够推算出一审上诉率约为17.32%。

总体上看,在案件数量上,一审审终审案件占比总案件数量较多,为样本比例的64.42%。相较而言,上诉率较低,可见在实务中全国范围内的保证合同纠纷案件的服判息诉率高,上诉率相对较低,实务中许多案件在一审能够得到解决。

(八)审理期限分析

通过分析数据得知,本报告样本中在审理期限方面的情况为:法院审理案件期限在30天以内的案件有1615件,占比46.29%;法院审理案件期限为31-90天的案件有1312件,占比37.6%;法院审理案件期限为91-180天的案件有367件,占比10.52%;法院审理案件期限为181-365天的案件有137件,占比3.93%;法院审理案件期限为365天以上的案件有58件,占比1.66%。

通过对审理期限的可视化分析可以看到,当前条件下的审理时间更多处在30天以内的区间,平均时间为59天。这意味着该类案件的审理难度适中,多数纠纷需要再1-3个月内的时间获得解决。但也存在较多案件需要通过较长的审理期限才得以解决。

(九)审理结果分析

1.一审裁判结果分析

通过对一审裁判结果的可视化分析可以看到,当前条件下,撤回起诉的有1270件,占比为29.53%;驳回起诉的案件有199件,占比4.63%;全部/部分支持的有1554件,占比为36.13%;全部驳回的案件有123件,占比2.86%;不予受理的案件有13件,占比为0.3%。

本报告选取的样本案件中,全国保证合同纠纷案件的一审案件中,原告诉求的支持率为36.13%,同时原告撤回起诉的案件也占重要比例。

2.二审裁判结果分析

通过对二审裁判结果的可视化分析可以看到,当前条件下维持原判的有325件,占比为43.62%;改判的有73件,占比为9.8%;撤回上诉的有153件,占比为20.54%,发回重审的有30件,占比4.03%。其他案件数量也占据重要的比例。

总体上看,全国保证合同纠纷案件的二审案件中,大部分案件在二审裁判中维持原判,改判率仅占9.8%。可见二审为当事人实现进一步的有效救济的成功概率并不高,多数当事人的上诉可能存在不合理上诉的情况。

3.再审裁判结果分析

通过分析数据得知,本报告样本的再审裁判结果中:法院维持原判的案件有700件,占86.21%。提审/指令审理的案件有44件。改判的案件有19件,占比2.34%。发回重审的案件有8件,占比0.98%。

总体上看,全国保证合同纠纷案件的再审案件中,接近90%的案件在再审裁判中维持原判,再审维持原判以比例较高,再审的改判率较低。可见再审为当事人实现进一步的有效救济的成功概率并不高。

4.执行裁判结果分析

通过对执行裁判结果的可视化分析可以看到,当前条件下终结执行的有104件,占比为14.8%;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案件有160件,占比22.76%;其他执行裁判结果有23件,占比为3.27%。财产执行的案件有112件,占比15.93%。执行完毕的案件有40件,占比5.69%。

通过对执行结果的可视化分析可以看到,保证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执行程序相对较多。执行效果并不理想,与此同时,在实践中对于法院裁判结果的自主执行力并不高,往往需要申请执行后才得以督促当事人执行。

(十)高频实体法适用分析

补充说明:筛选的案件事实部分发生于2020年以前,而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部分案件争议的法律事实发生于民法典施行前,故应适用当时的法律及司法解释的规定。

通过分析数据得知,本报告样本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十八条被引用最多,为1213次;其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被引用次数为557条。同时,除了《担保法》、《合同法》外,《物权法》、《保险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等法律法规也成为裁判保证合同纠纷案件的依据。

总体上看,在审理中过程中,《合同法》被高频引用。其次审理保证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也对合同性质、履行问题等作出认定。该类纠纷案件在实践中虽存在一些难点,但所适用的实体法较为集中,依靠现有的法律法规可以有效的解决基本的纠纷。

编委会

主编

邵雷雷 京师总部创始合伙人、京师深圳主任

左胜高 京师总部投资合伙人、京师珠海管理负责人

副主编

秦 威 京师珠海联合创始人、京师珠海法律研究院院长

王岩飞 京师深圳联合创始、京师深圳法律研究院院长

陈 修 京师深圳联合创始人、执行主任

执行主编

孙统彪 京师珠海执行主任、京师深圳法律研究院执行院长

编委成员

吴小潘 京师深圳法律研究院副院长

王华营 京师珠海执业律师

江炜格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商法硕士

刘乔妙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法学学士


咨询热线
咨询热线: 0756-8812662 0756-8812686
留言咨询
来访路线
公众号
小程序
回到顶部